清华大学国际关系数据与计算实验室2024年春季学期第3期“前沿研读沙龙”于2024年5月18日在腾讯会议平台顺利举行。
本期读书会邀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院博士生卢颖琳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本科生解丹彤同学主讲,内容为复刻期刊文章“Move First to Avoid the Worst: Leadership Turnover and the Targetingof New Leaders”中的统计分析过程。本期读书会由清华大学国际关系数据与计算实验室主任漆海霞老师主持活动。
01主要内容
首先,解丹彤同学介绍了文章的研究问题和理论假设。这篇文章提出的核心问题是:什么类型的新领导人会更容易引发冲突?基于这样的问题,做着对既有研究进行了回顾,发现在领导层更迭和国际冲突的关系上,存在两个相互竞争的观点。一方面,新领导人执政时间段,缺乏经验,政府管理结构薄弱,更容易已发国际冲突。另一方面,国际冲突会受到领导人的阻止。新领导人更希望建立良好的声誉和形象,因此会更强硬地采取措施阻止对方挑起冲突。
基于既有研究,作者提出了基础的理论假设:
1. 领导层的更迭会引起外交政策偏好的变化,同时这些变化可以通过候选人的竞选声明被观测到。
2. 领导人偏好的变化会影响对方对未来战略环境的评估,进而影响对早期冲突的成本收益的预测。同时,对方不会因为新领导层的阻止而停止发起冲突。综合上述两个假设,作者认为:领导人偏好的变化方向使得外国竞争对手对其面对的战略环境形成不同预期,进而对在早期冲突所产生的成本收益做出不同预估。尤其,当新领导人被认为更加强硬时,他们更有可能在任职早期遭到挑战。
而对于一些学者提出的潜在内生性问题,即对未来战略环境的悲观预测本身就会导致更强硬的新领导人上台,作者指出:第一,有学者已经指出仅有5%的选民关注外交政策,选民更多关注经济。第二,文章关注危机发生的时刻,选民是否关注外交环境而选择领导人不会对文章论点产生影响。
02实证分析
作者通过对1945年至2014年期间的历年领导人数据的统计分析来检验本文假设。因变量“军事化的国家争端”是一个二元变量,表示作为挑战方的领导人和成为攻击目标的领导人在特定时期是否发生军事化的国家争端。第一个自变量“领导人偏好的改变方向”,作者使用领导人所在政党的左右政治倾向作为领导人鹰派程度的替代指标。第二个自变量“目标任期”,表示成为攻击目标的领导人的在任时间。本文采用了Logit回归的估计方法。
卢颖琳同学在实证回归部分首先简要介绍了Logit回归模型在R语言中的函数形式,并现场对作者提供的复现文件进行了代码讲解和展示,并分析对应输出的图像和表格的常用函数及含义。
根据回归方法、领导人偏好改变类型、是否包含控制变量,作者构建起7个线性模型进行分析。在作者引入领导人便好改变与目标任期的交互项后,回归结果表明“从左向右”型领导人对军事化的国家争端的影响随着任期的延长而减弱,且这一结论在至少95%的置信水平上显著,为作者的假设提供了证据支持。
作者以图形的形式对上面的回归结果进行展示和讨论。图1描绘了在五年的时间跨度内,三种类型的目标领导人在任期成为攻击目标的概率是如何变化的。从实质上看,“从左向右”型领导人在上任后第6天受到挑战的概率约为0.24,比上任两个月后受到挑战的概率(第66天约为0.1)高出约两倍,比上任一年多后受到挑战的概率(第404天约为0.05)高出约四倍。图2显示了不同类型的目标领导人在任期内被挑战的概率差异,表明虽然“从左向右”型领导人比其他两种类型更有可能受到挑战,但这种差异只在领导层更替不久的时期才显著。
此外,作者还从额外控制遗漏变量、使用不同样本、构建不同的模型、对自变量采用其他衡量标准、替代性解释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稳健性检验,最终检验结果与正文中的结果一致。
03活动总结
解丹彤同学介绍了文章的研究背景和理论提出,卢颖琳同学而后对文章的研究设计、样本选择、数据收集和数据操作过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复刻,并且对后续可以完善的方向和问题进行了展望。在讨论环节,同学们针对潜在的内生性问题、作者的样本选择和变量操作等问题积极提问,得到了主讲人和指导老师的热烈回应。